認 識 本 會 :

 

 

一、成立緣起:

 

  台灣光明慈善功德會,於民國951231日仙佛指示成立慈善會,96216日向內政部申請籌組,於同年617日舉行第一次籌備會, 推舉蔡明道、陳義雄、曾展謀、陳永裕、陳萬鍾、張濟、魏啟宗先生七位為籌備委員,並推選蔡明道先生為籌備主任委員, 96819日舉行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

  會務的推展初期如同幼兒學步東顛西倒,站不穩腳步。只要有信心、毅力,及上界高真與上人睿智之領導,讓我們跌倒的機會減少,讓我們在跌倒的過程中,學到經驗,儲備能量。我們不但要投入救苦救難的工作,也要兼顧品德的修養。品德提升,經濟繁榮,社會才能安定祥和。艱困的歲月,我們曾經走過,貧窮的日子,我們曾經渡過。如今富裕的社會仍有人在為生存而掙扎,怎不令我們心生感傷? 如果,您也有悲天憫人之心,如果您也有關懷疾苦之情,竭誠歡迎您來加入我們愛心的行列,讓我們攜手共行。

 

未來展望

一、廣徵志工,擴大服務層面及區域。

二、培訓人才,強化服務品質及精神。

三、擴展資源回收及急難救助事務。

四、加強友會間之連繫及交流。

五、建全制度以為會務執行之基礎。

六、積極參與或承辦社會福利活動。

 

  再次感謝台灣光明慈善功德會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員,我們將永遠感念您不竭的愛心,同時也會善用您所捐獻的每一分錢。期盼更多有愛心、耐心的社會善士、家庭主婦、青年學生,能踴躍加入本會會員及志工行列,一起為社會服務的志業而努力。尚祈會員大德及社會善士繼續惠予指導、護持,讓我們攜手並進,使社會共享祥和溫馨。

 

 

二、本會組織:

 

本會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

本會第二屆理監事會成員共十二人

理 事 長:蔡明道先生

常務理事:陳義雄、陳永裕先生等 二人

理  事:曾展謀、陳萬鍾、張濟、魏啟宗、王淵德、溫坤華先生等六人

常務監事:陳祥富先生

監  事:蘇添勝、陳聯槍先生等二人

另遴聘會計秘書等二位工作人員

 

 

三、慈善會歌:

 

南無諸天眾菩薩

大慈大悲心 千百億化身

救苦救難渡眾生 諸天眾菩薩

念念從心起 念佛不離心

願渡眾生苦 願渡眾生厄

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諸天眾菩薩

 

 

四、本會宗旨:

 

弘揚人類天生好德、慈悲濟世之精神,參與推動慈善事業之發展與社會服務,啟迪民心,發揮博愛與慈悲之精神,共同推動心靈改革,以重建幸福之社會。

 

 

五、本會章程:

 

台灣光明慈善功德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 一 條 本會名稱為台灣光明慈善功德會(以下簡稱本會)。

第 二 條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

            宗旨:弘揚人類天生好德、慈悲濟世之精神,參與推動慈善事業之發展與社會服務,啟迪民心,發揮博愛與慈悲之精神,共同推動心靈改革,以重建幸福之社會,推行環保拯救地球。

第 三 條 本會以全國行政區域為組織區域。

第 四 條 本會會址設於主管機關所在地區,並得報經主管機關核准設分支機構。
前項分支機構組織簡則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行之。
會址及分支機構之地址於設置及變更時應函報主管機關核備。

第 五 條 本會之任務:
             一、對突發狀況致生活發生困難或因重病長期無法謀生活、孤苦無依者,給予濟助。天災人

                  禍、民眾急難之各項救助服務。

       二、提升心靈建設、淨化人心、文宣、善書、雜誌、經典等印製教育工作。

       三、宣揚慈悲喜捨,鼓勵社會大眾行善立德,發揮博愛之精神。修建道場。

       四、舉辦道德、倫理、文化講座,淨化人心之公益活動。

              五、推動資源回收讓地球永續經營。

              六、其他合於宗旨之事項。

第 六 條 本會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
本會之目的事業應受各該事業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第二章 會  員

第 七 條 本會會員申請資格如下:
一、個人會員:凡贊同本會宗旨、具有慈悲濟世之精神者。
二、團體會員:凡贊同本會宗旨之公私機構或團體。
三、贊助會員:贊助本會工作之團體或個人。
申請時應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並繳納會費。
團體會員應推派代表一人,以行使會員權利。

第 八 條 會員(會員代表)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與罷免權。每一會員(會員代表)為一權。
贊助會員及未滿二十歲會員無前項權利。

第 九 條 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決議及繳納會費之義務。

第 十 條 會員(會員代表)有違反法令,章程或不遵守會員大會決議時,得經理事會決議,予以警告或停權處分,其危害團體情節重大者,得經會員(會員代表)大會決議予以除名。

十一 條 會員喪失會員資格或經會員大會決議除名者,即為撤銷資格。

十二 條 會員得以書面敘明理由向本會聲明退會。

第三章 組織及職權

十三 條 本會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
會員人數超過三百人以上時得分區比例選出會員代表,再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行使會員大會職權。會員代表任期三年,其名額及選舉辦法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行之。

十四 條 會員大會之職權如下:     
一、訂定與變更章程。
二、選舉及罷免理事、監事。
三、議決入會費、常年會費、事業費及會員捐款之數額及方式。
四、議決年度工作計畫、報告及預算、決算。
五、議決會員(會員代表)之除名處分。
六、議決財產之處分。
七、議決本會之解散。
八、議決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其他重大事項。
前項第八款重大事項之範圍由理事會定之。

十五 條 本會置理事九人、監事三人,由會員(會員代表)選舉之,分別成立理事會、監事會。
選舉前項理事、監事時,依計票情形得同時選出候補理事三人,候補監事一人,遇理事、監事出缺時,分別依序遞補之。本屆理事會得提出下屆理事、監事候選人參考名單。
理事、監事得採用通訊選舉,但不得連續辦理。通訊選舉辦法由理事會通過,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行之。

十六 條 理事會之職權如下:
一、審定會員(會員代表)之資格。
二、選舉及罷免常務理事、理事長。

            三、議決理事、常務理事及理事長之辭職。
四、聘免工作人員。
五、擬訂年度工作計畫、報告及預算、決算。
六、其他應執行事項。

十七 條 理事會置常務理事三人,由理事互選之,並由理事就常務理事中選舉一人為理事長。理事長對內綜理督導會務,對外代表本會,並擔任會員大會、理事會主席。理事長因事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常務理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時,由常務理事互推一人代理之。理事長、常務理事出缺時,應於一個月內補選之。

十八 條 監事會之職權如下:
一、監察理事會工作之執行。
二、審核年度決算。
三、選舉及罷免常務監事。
四、議決監事及常務監事之辭職。
五、其他應監察事項。

十九 條 監事會置常務監事一人,由監事互選之,監察日常會務,並擔任監事會主席。常務監事因事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監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時,由監事互推一人代理之。監事會主席(常務監事)出缺時,應於一個月內補選之。

二十 條 理事、監事均為無給職,任期三年,連選得連任。理事長之連任,以一次為限。

第二十一條 理事、監事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即解任:
一、喪失會員(會員代表)資格者。
二、因故辭職經理事會或監事會決議通過者。
三、被罷免或撤免者。
四、受停權處分期間逾任期二分之一者。

第二十二條 本會置秘書長一人,承理事長之命處理本會事務,其他工作人員若干人,由理事長提名經理事會通過聘免之,並報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工作人員不得由選任之職員擔任。工作人員權責及分層負責事項由理事會另定之。

第二十三條 本會得設各種委員會、小組或其他內部作業組織,其組織簡則經理事會通過後施行,變更時亦同。

第二十四條 本會得由理事會聘請名譽理事長一人,名譽理事、顧問各若干人,其聘期與理事、監事之任期同。

第四章 會  議

第二十五條 會員大會分定期會議與臨時會議二種,由理事長召集,召集時除緊急事故之臨時會議外應於十五日前以書面通知之。定期會議每年召開一次,臨時會議於理事會認為必要,或經會員(會員代表)五分之一以上之請求,或監事會函請召集時召開之。
本會辦理法人登記後,臨時會議經會員(會員代表)十分之一以上之請求召開之。

第二十六條 會員(會員代表)不能親自出席會員大會時,得以書面委託其他會員(會員代表)代理,每一會員(會員代表)以代理一人為限。

第二十七條 會員(會員代表)大會之決議,以會員(會員代表)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較多數之同意行之。但章程之訂定與變更、會員(會員代表)之除名、理事及監事之罷免、財產之處分、本會之解散及其他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重大事項應有出席人數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本會辦理法人登記後,章程之變更以出席人數四分之三以上之同意或全體會員三分之二以上書面之同意行之。本會之解散,得隨時以全體會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可決解散之。

第二十八條 理事會、監事會至少每六個月各舉行會議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聯席會議或臨時會議。前項會議召集時除臨時會議外,應於七日前以書面通知,會議之決議,各以理事、監事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較多數之同意行之。

第二十九條 理事應出席理事會議,監事應出席監事會議,不得委託出席; 理事、監事連續二次無故缺席理事會、監事會者,視同辭職。

第五章 經費及會計

三十 條 本會經費來源如下:
一、入會費:個人會員新台幣叁百元,團體會員新台幣伍千元,於會員入會時繳納。
二、常年會費:個人會員新台幣壹仟貳佰元(或月繳壹佰元),團體會員新台幣陸仟元。
三、事業費。
四、會員捐款。
五、委託收益。
六、基金及其孳息。
七、其他收入。

第三十一條 本會會計年度以曆年為準,自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三十二條 本會每年於會計年度開始前二個月由理事會編造年度工作計畫、收支預算表、員工待遇表,提會員大會通過(會員大會因故未能如期召開者,先提理監事聯席會議通過),於會計年度開始前報主管機關核備。並於會計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由理事會編造年度工作報告、收支決算表、現金出納表、資產負債表、財產目錄及基金收支表,送監事會審核後,造具審核意見書送還理事會,提會員大會通過,於三月底前報主管機關核備(會員大會未能如期召開者,先報主管機關。)

第三十三條 本會解散後,剩餘財產歸屬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團體或主管機關指定之機關團體所有。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本章程未規定事項,悉依有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章程經會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報經主管機關核備後施行,變更時亦同。

第三十六條 本章程經本會96819日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通過。報經內政部961031日台內社字第0960166566號函准予設立。